个项目。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的是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和花样游泳运动员冯雨。 36岁的马龙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历史上第一位乒乓球旗手,他不仅在乒乓球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而且还是一位拥有多个第一的运动员。他是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此外,他还曾在三届奥运会上获得过五枚金牌,并列历史第一。 这次,安排马龙、冯雨担任巴黎奥运会旗手,实至名归!体现了国家体育总局对老运动员长期坚持的认可和对年轻运动员成长进步的鼓励。 巴黎奥运会是马龙参加的第四届奥运会。他将参加乒乓球男团项目,如果夺金,他将以6枚金牌成为中国体育界获得奥运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现年35岁的马龙是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今年5月在澳门世界杯比赛中,他在0:3落后的情况下逆风翻盘,再次拿下世界杯男单冠军,这也是他第三次蝉联此项冠军。如果不出意外,此次巴黎奥运会马龙将和队友王楚钦、樊振东获得乒乓球男团冠军。他也将拥有28个世界冠军,成为世界乒坛史上拥有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选手,成为世界乒坛不可复制的传奇。 我坚持到巴黎奥运会了!这是我的第四次奥运之旅,能再次参加奥运会比赛,我很激动。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之一参加开幕式,我感到无比自豪。 几十年来,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接续奋斗,创造了许多佳绩。前辈们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一定要更好地传承下去。 上个奥运周期,我积极与伤病做斗争,即使再困难,也从未想过放弃。2019年,我连续第三次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2021年,我在东京奥运会上蝉联男单冠军,实现“双圈大满贯”。我相信,坚持付出,才会有收获。 进入巴黎奥运周期,世界男子乒坛竞争更趋激烈,我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对乒乓球的热爱,一直激励我努力坚持。我喜欢打球,喜欢钻研,喜欢训练。我没放下球拍,也没有缺席任何一次队内封闭集训——要想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就必须保证高强度训练。 2023年德班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包揽男单四强,我在半决赛上输给了年轻的队友王楚钦。但我觉得自己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希望继续前进,不留遗憾。2023年乒乓球亚锦赛,我时隔10年再次夺得男单冠军;2024年,我第三次捧得国际乒联男子世界杯冠军……一次次胜利让我增强了信心,鼓励我力争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时勇于创新、做足准备,在赛场上灵活应变、敢打敢拼、克服困难。奥运会是运动员展示竞技实力和运动风采的平台,巴黎奥运会上,我和队友一起参加乒乓球男子团体比赛,我将全力以赴。 中国乒乓球队团结一心,不断取得佳绩、为国争光。我很高兴地看到,队伍中的年轻运动员逐渐挑起大梁,在国内外赛场展现青春风采。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和喜爱乒乓球项目,享受运动乐趣,创造精彩未来! 示例:天赋异禀的他,从小就展现出对乒乓球的非凡天赋,然而他深知,仅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马龙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一遍遍锤炼着自己的技艺,众无数次的失败中汲取经验,磨砺意志。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实现了大满贯的壮举。那一刻,他挥拍如飞,将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胜利的火花,照亮了整个世界。马龙的奋斗历程,正是禀赋与励志完美结合的典范,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天赋是成功的基石,而励志则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漂亮的离场并不只是在巅峰时期退役,也有绝地求生,也有从零开始,他是最好的奥利匹克的象征。 古有岳飞“精忠报国”,为保卫国家浴血奋战;今有马龙“乒乓报国”,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的期望与荣誉。每一次踏上赛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背后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是亿万国人的骄傲与梦想。赛场上,马龙的每一个精彩回球,每一次凌厉进攻,都是对国家荣誉的捍卫。他的专注、他的坚韧,都化作了为国家争光的强大力量。当他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那是他对国家最深情的告白,是他用汗水和努力为国家赢得的荣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马龙身上,这句话得到了生动的诠释。他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荣誉融为一体,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为了让国歌在赛场上奏响而拼搏。 示例:马龙十年磨剑,走过常人未走过的路,吃过常人没吃过的苦,最终功成圆梦,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等精神力量早已根深蒂固。功成名就之后的马龙,又是以责任、享受等心态继续征战。同时,他严格的自律、执着的追求,身体管理不放松,技术训练不松懈,使得竟技状态一直保持前列。用杨磊老师的话说,“马龙不需要一个冠军证明什么,但需要一个冠军给自己继续下去的动力!” 体育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输赢,还有在失败后重新来过的勇气,绝境处永不放弃的信念。——马龙 示例: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24日宣布,将由乒乓球运动员马龙、花样游泳运动员冯雨担任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马龙说:“作为旗手,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个人,更是中国乒乓球队这个集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拼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我们要努力继续在巴黎延续国乒荣耀,将国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传播出去,讲好中国乒乓、中国体育故事,在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贡献国乒的智慧和力量!” 我也害怕失败,但我更想赢得胜利,赛场上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输赢,只有你抱着必胜的决心和努力,你才能走向成功。——马龙 示例:默默耕耘,是在寂寞中沉淀自我。当别人在享受闲暇时光时,马龙却在训练场上独自苦练技术,琢磨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力求做到完美无瑕。他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如同在黑暗中默默扎根的种子,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马龙正是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了自己的基础,为日后的腾飞积蓄了力量。站在赛场上,他的每一个回球都精准有力,每一次进攻都气势如虹。他用精湛的技艺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捧起了一座又一座奖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马龙的成功告诉我们,没有一蹴而就的辉煌,只有默默耕耘的积累。 天赋异禀的他,从小就展现出对乒乓球的非凡天赋,然而他深知,仅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他说:“只有努力,才是天赋最完美的诠释。”马龙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一遍遍锤炼着自己的技艺,从无数次的失败中取经验,磨砺意志。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实现了大满贯的壮举。那一刻,他挥拍如飞,将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胜利的火花,照亮了整个世界。马龙的奋斗历程,正是禀赋与砺志完美结合的典范,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天赋是成功的基石,而砺志则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从年轻走向成熟,需要一份持之以恒。马龙加入国乒队21周年,35岁的他依然坚持训练,备战即将到来的比赛。从青涩的鞍山小马到取得双圈大满贯的国乒队长,在跌宕起伏的追梦之路上,马龙不断战胜对手,更战胜自己。不问终点,全力以赴诠释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也是众多年轻运动员的努力方向。 自五岁起,他便在辽宁鞍山开始了乒乓球的征程,历经无数个日夜的刻苦训练,默默耕耘,无惧风雨。他如同一位孤独的修行者,在寂静的训练场上,一次次挥拍,一次次磨砺,终于将技巧与毅力融合,铸就了无与伦比的实力。 2016年里约奥运会,是马龙厚积薄发的完美展现。他凭借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成为奥运乒乓球男单冠军,实现了大满贯的壮举。 回望马龙的职业生涯,他始终保持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执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砺,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最强大的实力。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对静默耕耘、厚积薄发的最好诠释。 正如古人所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马龙的故事,就是一部静默耕耘、厚积薄发的传奇。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繁花似锦的时刻。 马龙的成长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19岁的马龙第一次出征单项世乒赛,止步16强。随后的2009年、2011年、2013年世乒赛,他都顺利跻身四强,却在最后一刻被挡在了决赛之外。“世乒赛无缘决赛好像成了我的梦魇。2014年世界杯我又输了,我怀疑自己到了顶点,甚至想到了退役。”输外战、爆冷出局、领先被反超……马龙说他“尝试了各式各样的输法”,但是无论内心多么崩溃,他依旧坚持着日复一日的训练。“我不想就这么认输!”马龙认定,“当你身处深渊、退无可退的时候,眼前就只剩向上的一条路。”2015年世乒赛,马龙克服心理障碍,迎来了渴望已久的胜利。随后他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拿到了男单、男团两枚金牌,在28岁那年实现了大满贯。 他对乒乓球的热爱如同炽热的火焰,永不熄灭。在东京奥运会上,面对众多年轻而强大的对手,马龙毫不畏惧,他凭借那份对乒乓球的深沉热爱,一次次在赛场上展现出惊人的斗志和技艺。当被问及年龄与状态时,他坚定地说:“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 正如古人所言: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马龙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心怀热爱,无论年龄大小,都能在赛场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四朝元老,马龙以他的坚持与热爱,诠释了何为“岁月不败真英雄”。他的每一次挥拍,都仿佛在与时间对话,告诉世界:年龄不过是数字,热爱与梦想能跨越一切界限。在奥运会的舞台上,马龙不仅是在竞技,更是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每一个球落地的瞬间,都是对“不老神话”最动人的注解。 “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那一刻我感慨万千。过去5年的甘苦画面历历在目。无论单打冠军,还是团体金牌,都是我和队友、教练员,以及背后默默付出的陪练、队医、保障团队,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出来的荣耀勋章。”在东京书写了新的篇章后,马龙感慨万千。 当马龙面临技术瓶颈时,刘国梁教练经过深思熟虑,建议他换掉用了多年的反手胶皮。在26岁这一年更换兵器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风险与机遇并存。然而,马龙没有退缩,他坚守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初心,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挑战。这一改变不仅让马龙在技术上有了全新的突破,更让他在心理上更加成熟和自信。他说:“当你身处深渊,退无可退的时候,眼前就只剩向上的一条路,唯一能战胜你的就是你自己。” 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第五次征战的马龙凭借这一改变,成功斩获男单冠军,实现了心中多年的夙愿。那一年,他还接连拿下世界杯、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冠军,成为一年内连夺这三项桂冠的历史第一人。这一刻,马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坚守本心、突破自我的力量。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面对以“黑马”之姿闯入决赛的法尔克,马龙想要捍卫国乒荣耀的心让他压力大到一度干呕。赛场上这段激情昂扬的瞬间背后,是三天没怎么睡、满脑子都是球的马龙。“这场比赛我不仅代表我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球队,代表中国!”正是这份爱国情怀给了“中国龙”无限动力。最后他战胜瑞典选手法尔克,实现三连冠。他在赛后的现场采访中喊出了一句让全场沸腾的话“Im made in China!(我是中国制造!)” 马龙,年届三十六,岁月似乎在他身上轻轻绕过了痕迹,只留下了更加坚韧与深邃的灵魂。在这片被汗水与荣耀浸润的赛场上,他如同一位不老的传奇,第四次踏上奥运会的征途,每一步都踏出了岁月的沉稳与梦想的炽热。他,如同山间溪流,历经四季更迭,愈发清澈而坚韧;又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穿越岁月的长河,依旧璀璨夺目。马龙,用他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勇者,不畏岁月,不惧挑战,只因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马龙曾遭遇过无数的挫折与失败。然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面对伤病时的不屈与坚韧。当伤病如狂风骤雨般袭来,马龙并未选择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因为常年的动作习惯和劳损,马龙受到左膝盖的伤病影响,在2018年暂离赛场。2019年初的两个月里,他曾4次去医院抽出膝盖里的积液。2019年8月他接受了手腕和膝关节手术。“这些年我一直在接受理疗和康复训练。8个月远离国际赛场,3个月没有碰球,那是我职业生涯里最艰难和黑暗的时刻之一。从5岁打球开始,我从未这么长时间没有碰过乒乓球。”即便面对伤病带来的折磨和挑战,马龙仍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他经历了手术,忍受了痛苦,却从未放弃对乒乓球的热爱与追求。正是这份对梦想的执着与坚守,让他在康复后重新崛起,抓住了机遇,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